养生艾灸灸哪里最好-养生艾灸灸哪里最好精选

   时间:2023-04-17 阅读:

养生艾灸灸哪里最好-养生艾灸灸哪里最好精选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会去艾灸的,而且艾灸的穴位也是有讲究的,很多人都是十分的好奇女性艾灸哪个位置是比较好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1

一、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

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分别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二、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

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三、大椎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

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2

1、足三里

足三里、是女性美容养颜的第一大美容穴!为何那么说?足三里属肝胆经、肝胆经也是多气多血之经。肠胃是后天之本、也是我们人体的食品制造厂、人体全部系统的气血两亏、都可能由于肠胃作用不太好而引起。身体就如同一个摩天大厦、肠胃便是大厦的.基石、肠胃好、人的身心健康才可以有确保。足三里也是肠胃的保标、因此 、追求美丽的女孩、干万得用好足三里。

2、血海穴

女人以血为本、若要面若桃花、不得不益气养血补血补气。如何益气养血呢?血海穴便是个益气养血补血补气的大牌明星。血海穴、它是身体血气的“深海”。血海穴归属于脾经、中医学觉得脾通血、该穴道是血所汇聚之处、执政各种各样与血有关的症状、无病的情况下益气养血补血补气实际效果自不待言。

3、太溪穴

太溪穴是脾经的原穴。肾属水、藏精水、假如肾脏功能不够、人体里的水不能控制住火、心火旺盛、人便会出现例如失眠、容易上火、口干、便秘、皮肤干、脸色黯淡等一系列问题。太溪穴便是贮藏肾精的库房、身体肾精不足、从库房里调拔就可以了。因此 、美容养颜不能无需太溪穴。此外、太溪穴也是补气补血的大穴、常见太溪穴、身体原气充裕、全部人体情况都是好。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呢3

1、三阴交穴

三阴指的是足部三阴经、而三阴交穴则位于足部的三条阴经交汇的位置、又称妇科三阴交、艾灸此穴位对于妇科疾病有显著疗效、能够缓解经期不顺、白带异常、净量异常等症状、能够补益气血、调理肝肾、帮助睡眠、是爱美女士艾灸的首选穴位。

2、八髎穴

八髎穴是指腰骶部的八个不同穴位、合称八髎、经常艾灸八髎穴能够缓解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疾病、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小便不利等症状、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和子宫的情况、改善失眠、便秘、易怒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

3、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能够生发胃气、燥化脾湿的保健要穴。艾灸具有温经散寒的功效、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促进肠胃蠕动、调理脾胃虚寒的作用。同时、足三里穴受到刺激后、能够生发阳气、充沛气血、提高免疫力、改善女士面色蜡黄、水肿等现象。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是哪里?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如下:

1、身柱穴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2、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3、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

4、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5、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

6、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7、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补虚强身等作用。

8、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艾灸穴位图

艾灸防病治病的穴位和灸法

艾灸 是古老的 中医 治疗方法 ,但是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艾灸能帮助我们预防 疾病 的发生,其实在家只要经常艾灸这些 穴位 就可以达到防病和治病的目的了。以下是我推荐艾灸防病治病的穴位知识,欢迎阅读!

艾灸防病治病的穴位

灸风门穴

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主治一切风证,防治 感冒 、 鼻炎 、 肺炎 、中风、面瘫等。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 保健 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 心脏病 、高 血压 、 糖尿病 、精神 神经 病和 妇科 病等多种疾病。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 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损。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 便秘 等有较好效果。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灸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 腹泻 、遗尿、阳痿,滑精、 月经不调 、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

灸足三里

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祛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灸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常用于各种 呼吸 系统疾病的防治。现代研究证实,灸大椎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肺功能,对血小板和白细胞有双向调节作用。

灸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常用于头痛、失眠、腰痛、小儿惊风等症的防治,是老年保健要穴。常灸涌泉穴有养心安神、 补肾 壮阳 、益寿延年的作用。

灸风池穴

风池穴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附着部之间的凹陷中,深层为头夹肌;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之支。具有松弛肌肉,缓解肌肉僵紧的作用。对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等疾病的防治。

艾灸的方法

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 烧伤 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2.无瘢痕灸。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间接灸

是 用药 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

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温 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

艾灸的 功效作用

温经散寒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 外科 、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 上火 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 腹痛 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 脱肛 、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 清热 ,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防病保健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美容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

猜你感 兴趣 :

1.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

2.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3. 艾灸哪个穴位可以补气

4. 艾灸治疗肠功能紊乱灸什么穴位

5. 阳虚艾灸什么穴位好

6. 艾灸熏穴位的的正确方法介绍

艾灸哪些穴位可以祛除体内寒湿?艾灸袪寒湿气灸哪里最好?

体内寒湿之气重时,就会引起怕冷、浑身无力、头重脚轻、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等症状。对正常生活也会造成很大影响。而艾灸去除体内的寒湿之气的作用非常好,但在艾灸时也要注意选取正确的穴位和手法,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体内寒湿重可以艾灸的部位,供大家参考:

1、曲池穴:这个穴位位置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祛除风湿等功效,对于气血瘀积、手麻、胸中烦满等症状也有调养效果。艾灸手法:手持点燃的艾条与皮肤保持一定距离熏灸,连续艾灸10分钟,每天一次即可。

2、合谷穴:此穴属于大肠经的总开关,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等作用。艾灸手法:把点燃的艾条距离穴位3-5厘米,可一直艾灸到局部微微发红和有热感,每天一次即可。

3、解溪穴:这个穴位属于胃经地部经水的外散之处,适当进行艾灸可以起到祛除全身痰湿之气的作用,可有效缓解下肢水肿症状,艾灸手法:每次可以分别艾灸双脚腕处的解溪穴各15分钟,每天艾灸一次即可。

4、足三里:这是一个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穴位,并且在双腿的膝盖外下方三指宽的凹陷处各有一个,适当艾灸这个穴位可以提高整体素质,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艾灸手法:使用艾灸盒或者手持艾条熏灸法,每次连续艾灸10-15分钟即可。

以上就是体内寒湿重可以艾灸的部位,希望大家看完后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有所帮助。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除了通过艾灸法治疗之外,在平时还要注意少吃生冷的食物,尽量远离潮湿寒冷的环境,才能加快康复速度。

更多>最新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百科知识 |  风水起名 |  健康养生 |  科技科学 |  法律知识 |  生活维修 |  旅游休闲 |  综合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