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西场街道西场村是原西场镇所在村,到现时,依然留存许多老手艺人,他们是早年乡间邻里的技艺高手,是依靠传统手艺吃饭生活的能手,也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国庆来临的时候,我们寻访了修秤人陆中元和箍桶匠许秀金。
修秤人陆中元,76岁,祖居西场老镇,是方圆十几里有名的制秤人、修秤人。
老人自17岁开始学做秤的活子,也算是个“自学成才”,近60年如一日,做事精细认真,是周围乡亲一致“秤”道的老师傅。
秤的用途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商贾小贩还是普通农家,都需要以秤的度量来体现公平和实在。
老式杆秤的制作十分讲究,秤杆需要有质地的木料,造型线条上讲究匀称一致。
秤勾的打造需要讲究“勾”的形态,既不能过于闭合,又不能过于平直,秤勾的末梢,还得适当磨尖,让使用者在抓住秤勾“后背”时,能够极其方便地将所秤物件既勾住又不至滑脱。
制作时,等待秤杆、秤勾、秤盘、秤砣、提绳的搭配完成后,才能进入秤星的标注。
秤星的定位最为精细。既要度量精确,又要以不同的“星”态区分斤、两、钱的刻度。实际刻制时,其实不是完全的均等标注,因为秤杆本身的质量并非完全均匀分布,必须依照“标准重量”和秤砣的搭配,加上经验做出一定的微调之后,才能在秤杆上找到准确的位置。
秤星的嵌入最为关键。有用一点表示的,有用两点的,还有用三点一线排列的,还有米子型的。打眼之后,用金黄色铜皮嵌入其中,嵌入适当深度后,将多余部分除去,再用砂纸将其磨平、磨齐,看上去又好看又精准,还略带富贵气质,因为那金黄色铜皮有点儿给人黄金色彩的感受。
随着时代进步,陆中元制秤、修秤的生意也是日渐暗淡,但是他学会了与时俱进,做上了替人修理电子秤的营生,既是开拓了自己的业务范围,更是能够服务于乡里乡亲。
陆中元的秤生意做了几十年,但是他从来都是质量第一、收钱第二,他知道,人的生活中离不开秤,人的心中也都有一杆秤。
在西场老街的公路边,我们还访问了83岁的箍桶匠许秀金。许秀金从18岁开始就学做箍桶匠,方圆十里也是赫赫有名。
在海安地区,做木匠活儿的大致有三类。第一类,能盖房造屋,制作修理风车、水车的,这是木匠界的“大佬”;第二类,就数箍桶匠了;第三类才是能打制家具修理一般农具的。
箍桶匠为什么会排名靠前呢,因为箍桶匠能制作家用的长桶(洗澡桶)、切菜的圆桶、洗脚的脚桶,还有更为重要的是妇女如厕用的“马桶”(亦称“子桶”),这也是姑娘出嫁时陪嫁的大件之一,选料和制作极为讲究,也被看作是娘家富足和地位的标尺之一,凡有涉及的,一定会大为重视和讲究。
桶类物件的制作,除了用量大、用期长以外,它们的造型都很特别,不是简单的圆柱形,而是讲究弧度变化、略带“鼓型”设计,所以对于物件的定型加工要求很高,一般的手艺揽不了这项“瓷器活儿”,这就自然助推了箍桶匠的排名前移。
许秀金的箍桶过程极为精细,虽是83岁高龄,眼睛明亮,视线如剑,只要你说出要求和打算,他的“定制”产品一定能让你心满意足。
当然,时代在发展,过去的那些老古董大多已经被遗弃,讲究子桶作陪嫁的也越来越少。
但是,许秀金发现,那些带有四个脚的洗脚桶倒是很受老年人喜爱。年岁大了,弯腰屈膝愈加困难,有了四个脚的支撑加高,老年人洗个脚、泡个脚十分方便,所以在农村,这一款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市场。
听许秀金介绍,他一直没有放弃 “高脚桶”作为“主打”产品的主要原因,就是能为周边的老年人提供一项服务,同时也是提醒人们,最好是不要丢弃和遗忘了传统手艺,特别是古老的“工匠精神”。
当我们欣赏完许秀金老人的“表演”,享受完老人慈祥的笑容后,不得不为他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状态而点赞喝彩。
文/沈永平 图/陈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