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汕头地方共有169个基督教堂。这些教堂现在大多已经湮没在历史洪流里了……
比较大型和历史渊源较为长远的有以下几个,作为重点进行介绍:
汕头市西堂 清咸丰六年(1856年)2月英格兰长老会国外宣道会派宾为邻(Will—ianBurns)牧师及戴德生来汕,在升平路一香烛店租住,日间行医传教。同年7月宾为邻在海阳活动被拘送广州,是年冬获释回汕。咸丰六年(1856年)英兰长老会差会派施饶理来汕协助传教。在汕头未有居所之前,先迁达濠设点传教,后购得海边竹脚地建锡安堂,于同年11月竣工,名为“锡安礼拜堂”,成为汕头市区第一所礼拜堂。当时的锡安礼拜堂所地处的外马路还没有建成,只是靠近海边的一块沙洲地,所以有“先有锡安堂,后有外马路”的说法!当年的外马路南边是海,海边有一片竹,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竹脚礼拜堂”。
后来教会在这里建设了学校(即现在的正始中学)、孤儿院和福音医院(即是现在的市第二人民医院),形成了区域很大的一片教会产业。
解放初,汕头市的教堂有乌桥堂、伯特利堂、崎碌三一堂等12个。1951年底,外国教会在汕头的传教士全部撤离,教会一切活动和事务由中国牧师自己负责。1956年6月29日,汕头市区教会成立三自爱国筹备委员会。1958年,汕头基督教12个堂会合并为汕头市基督教会,而外马路的锡安礼拜堂也更名为汕头市西堂。1966年,教堂中止聚会,1980年以后,各教堂先后恢复礼拜。
80年代改革开发后,这座教堂经过大规模的整修、重建,现在已经很难看出当年的风貌。但英格兰教会简洁而不简单的建筑样式却保留了下来。
汕头市东堂 在解放以前,汕头市生活着大量客家人口。汕头市客语属信徒不懂潮语,礼拜深感不便,遂有客家人黄献庭医师、邮政局长谭寿荣及张贤良等人倡建客语礼拜堂,得到会众支持,于民国25年(1936年)在当时的中山路尾建成客语堂。该堂为自立堂会,不属任何教派,经济、管理均由堂会自己负责,住堂牧师也由堂会聘请。
在1952年以前,客语堂牧师的讲道全都使用客家话。客语堂1956年,更名为汕头市东堂。
该教堂80年代在原有的基础上整修过,但基本保持原来的风格。是汕头不可多得的民国客家风格又结合了潮汕传统和西方结构的建筑物,很是有趣。但前几年又再修缮过一翻,新的外墙和屋顶已难觅从前风景。
汕头市礐石堂 咸丰八年(1858年),耶士摩自暹罗移香港传教,曾到汕头,了解到德国巴色会及英兰长老会都已来汕传教,美国浸信会便委派耶士摩为专使,转移到汕头主持宣教事宜。
咸丰十年(1860年),耶士摩与约翰逊先到妈屿传教,有潮人8人受洗入教。同治二年(1863年)耶士摩在汕头埠建汕头基督教普益社。同年于礐石创建教堂,初为一平房。同治十一年(1872年)方建成教士楼,楼下办女校并做礼拜(即老礼拜堂及明道女校),堂傍有房屋,可供内地信徒从达濠、樟林、巷埠、海阳、潮阳、东里等地来礐石礼拜住宿。同治十一年(1872年)礼拜堂落成,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教堂维修扩建,成为岭东基督教浸信会的中心。
这座教堂应该算是汕头地区原始风貌保存的最好的教堂之一,虽然是美国浸信会这样的北美教团建立的教堂,他的建筑结构中西合璧,蔚为壮观,主堂与门廊均采用西洋新古典风格多克柱,屋面则采用中国传统的重檐宫殿顶,上盖棕色琉璃瓦。三层天级和六根廊柱暗合中国古代三三(生生)不绝、六六无穷之数。风格十分中国化。其实这个教堂的建筑群还应该包括先贤园(百年宣教士碑石)、天恩老人院(原址为耶士摩天道学堂神学院)。
汕头市恩典堂 1920年,最早留美回国的著名中国女医生石美玉(Mary Stone, 1873-1954)与美国女宣教士胡遵理(Jennie V. Hughes, 1874-1951)二人决定脱离信仰已经转变成为“现代派”的美以美会,从九江来到上海,在南市制造局路639号创立了伯特利教会和伯特利医院今上海市第九医院),以后又陆续增设伯特利中学、伯特利神学院、伯特利孤儿院。还在法租界内八仙桥(今西藏南路淮海路口)设立了分堂。石美玉是我国第一位女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女西医。她先后在青岛、济南、厦门、九江和上海等地创立医院、学校十多所,为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其重要贡献。
1930年代伯特利教会扩展到了上海以外的地区,包括汕头和厦门等地.汕头的伯特利堂(后来的恩典堂)也是在这一阶段建立。
伯特利教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每年组成全国巡回布道团,成员中著名的有宋尚节(John Sung)和计志文(Andrew Gih),影响在当时非常大。在《宋尚节传》中提到汕头的伯特利堂,说堂所宏伟壮丽,容纳过千人,由此可见当年是何等盛况。
解放后,教堂曾经成为军队临时办公场所、工厂等等,1959年,原址的部分土地被“外马四小”用来建了教学楼。1996年,李嘉成先生和香港的一些基督教团体出资重建了该教堂,并迁移了外马四小和其它的一些单位。献堂名为“恩典堂”。
应该说这是汕头现有教堂中建筑最现代化、设备最精良的一座,而且建筑内部很好的考虑到声学原理,声场良好、完全可以媲美剧院。
汕头乌桥堂 旧乌桥堂在现乌桥岛三马路的石板路上,已经残破不堪:出入口也全被封死。建筑风格与礐石堂很相似。但没有数据显示浸信会在乌桥岛曾经建立过教堂或者聚会场所。
从历史数据和各方面看来都极有可能是长老会的教产,还待考证。
在乌桥石篱尾另有天主教于1947年建立的耶稣君王堂。有部分学者在考证的时候,常把这两个地方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完全是两回事。都是基督教会,可前者属于新教,而后者是天主教堂所。
耶稣君王堂原地址应该在现塑料七厂附近位置。建筑早已湮没不可见。
现在的乌桥堂搬迁到民族路金光苑11幢E西梯307,充其量也只能称之为是个聚会所。但就是这个小地方也是大有来历的。
原汕头锡安堂信徒李志祥等鉴于中华基督教会虽有中华之名,而仍未摆脱西差会之控制,遂唤起创办全华人自立教会,于民国17年(1928年)11月发表《自立宣言》,并昆筹建堂会于汕头民权路的牛屠地(现新中华巷),民国18年(1929年)4月落成,定名新中华基督教会。该会的特点是:管理自立,经济自立,上无总会,下无分堂。组织执事会管理堂会事务,入会行洗礼仪式,教牧人员由执事会聘请,不拘宗派背景,凡愿遵其宗旨而受聘者,均受欢迎。
现在的乌桥堂所在的地方就是原来“新中华基督教会”的产业。
据说乌桥堂现正寻找建立新堂所的地方。
天主教圣若瑟堂(天主教汕头教区主教座堂) 天主教传入潮汕,已有300多年之历史。首先传入惠来,次为潮阳、海阳(潮安)与澄海,而后及于内地。
清顺治七年(1650年)西班牙多明吾会派传教士杜士比、丁热力、欧巴泽等到澄海盐灶乡传教,后中断。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天主教澳门西班牙多明吾会传教士到惠来葵潭石门坑村(距葵潭9公里)传教。据袁中希神父在《方志周刊》所载:“明末清初,葵峰已有天主教徒,而戴姓兄弟三人,俗称晋升神父,尤足证当日崇奉之盛况,戴姓三神父,一死于欧洲,一死于澳门,一死于湖南。”由此以及尚存的教徒墓碑,证实清康熙年间该地已有天主教徒的存在。
后来该地的基督崇拜被变异为“番公”崇拜。把耶稣基督请进了神庙,成了妈祖和关二哥的邻居,很是奇异!
1870年天主教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入汕头市区。首先,在镇邦街附近设立小圣堂,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进入盐埕片区,1908年由法籍都必师神父主持建筑施工,在盐埕片区今红星巷2号(原24号)建成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天主堂--若瑟堂。该堂为贝灰沙结构,单层,附有部分唱经楼。1947年教区在外马路与同益路交界处创办了圣玛利医院,1956年,汕头市天主教爱国会成立。
1966年后文革动乱时期,教堂停止宗教活动,且被工厂挤占使用,由于工厂的使用和文革期间的损坏,到1980年宗教政策重新贯彻时,原来的若瑟堂已破烂、残旧不堪。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会通过申请、报批,国务院宗教局拨款资助,遂于1984年在原地重建,并于1985年12月竣工,1986年3月投入使用(重建的若瑟堂仍保持原来单层兼部分附楼结构,为瓦砖、泥沙建筑)。
从此,到圣堂参与弥撒及教会各种活动的教友日渐增多,1984年重建的若瑟堂已容纳不下,众信友也迫切希望有一座宽敞的圣堂进行正常的教会活动。在众信友的迫切要求和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汕头市天主教会遂于1992年12月成立了建堂筹备组,开展工作。1998年4月复活节奠基,1998年9月27日动工兴建,1999年12月12日落成使用。
新建的若瑟堂位于市区外马路133号(原107号)主教楼旧址,地基面积800多平方米,首层为停车场,二层为礼堂,三层为主祭圣堂,四、五层为近似"U"字形圣堂,六、七层为罗马式圆顶作钟楼,顶端立十字架,总高度近38米;堂内装有中央空调及闭路电视等,并配有电梯;堂内设有椅座两千多个,总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每逢节日和礼拜天晚上,圣堂内外灯光辉映,绚烂夺目,给市区添上了一道新的景观。
另外: 在外马路市西堂斜对面的三牧楼巷口,原有一座四层高的洋灰老楼,称为三牧楼,是为纪念三位牧师而建的,该楼作为牧师们办公活动的场所。老市区的人大都知道有这座楼或听过这名字。三牧楼已于几年前拆除改建成新楼,如今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会就在这座楼上办公。